你见过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,过得有多艰辛

5分钟前阅读2回复0
xx
xx
  • 管理员
  • 注册排名6
  • 经验值516290
  • 级别管理员
  • 主题103258
  • 回复0
楼主

你见过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,过得有多艰辛

2010年夏天我在一个山村里教学,总有个穿得很旧的瘦弱女孩往蹭课,突然有一天再也不见她往,一问班里的孩子才知道,她已经往世了。

大二那年暑假,我为了挣点生活费,就和同学一起往了一个山村做补习老师,当时一看到那些孩子,就觉得十分亲切,因为和我们小时候太像了,大多小孩都穿着纯朴,眼神纯净。

那些孩子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,跟着爷爷奶奶在老家,其实大多数爷爷奶奶,非常不情愿让孩子读暑假补习班,即便我们当时,每人才收了几百元,还包含了两个月的饭钱、书本费用,完全不用他们再另外交钱,但这些老人依然觉得很贵。

大多数往补习的孩子,都是在外地打工的父母作主,爷爷奶奶拗不过,很不情愿地送到我们那里的。

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,直到现在都无法忘记的,是一个没交任何费用,但是天天都往蹭课的瘦弱小女孩。

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,我以为她是往试听,因为当时有很多老人就是这样,知道试听不收费时,就提出先让孩子试听几天的课,孩子喜欢了再交钱报名。

为了省钱,那些老人通常会让孩子试听个三五天,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,再往交费。

而这个小女孩,一直到了快半个月,还没有交钱的意思。

但是当我问她的时候,不等她回答,就有其他孩子说话了:

“老师,青青交不起钱,我们上学的时候,她连素材费都交不起。”

我立刻意识到她的境况可能和其他孩子不一样,让她像其他小学生一样,照常上课。

这个喊青青的女孩,看起来实在太瘦了,胳膊像麻杆一样细,皮肤还很黑,只有眼睛里闪着倔强的光线。

你见过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,过得有多艰辛

从其他小孩的嘴里,四周村民的口中,以及和我们同往的女校友,那个担任语文课的老师丽娜的嘴里,我断断续续地知道了青青的情状。

她已经11岁了,但是看起来仍然像是七八岁的样子,因为从小身体就差,有先天疾病,再加上长期营养不良,所以身材又瘦又小。

她的爸爸因为出车祸,在她还不记事时就往世了,她远嫁过来的妈妈当时就疯了,后来一直精神不好,再后来不知道跑到哪里往了,再也没回来过。

青青的爷爷一直是自己拉扯儿子长大的,儿子就是命根子,儿子往世后,他也没了精神支柱,又把全部的心思转移到了青青身上。

爷爷自己的身体也不好,整天咳个不停,但他还是给足了青青所有的爱。

农村的流浪狗很多,青青很喜欢收养它们,她经常和爷爷一起捡流浪狗回家,还给它们都起了名字,有的喊勇气,有的喊爱心,有的喊大胆,有的喊笑脸……

青青说,期看自己能给爷爷带来这些东西,所以就给小狗的名字安顿上,这样天天喊着喊着,自己就有了。

我那个教语文课的女同学丽娜,知道这个事之后,哭了半天,她自己也是缺少父母关爱的人,父母感情不好,早早离婚,她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,父母都嫌她是累赘,几乎没回往看过她。

丽娜说,自己也曾经养过一只小狗,专门给它起了和妈妈一样的名字,似乎这样就有妈妈陪伴了,她太理解青青的感受了。

平时,我不敢对青青太区别对待,怕侵害她小小的自尊心,铅笔和本子那些东西,都是借着奖励回答问题的机会,给到她手里的。

当时我担任的数学课,青青听了几次之后,就一直跟着丽娜走班,因为她喜欢语文,她说丽娜讲的语文课里有故事,她爱听故事。

丽娜往哪个班上课,她就跟着往哪个班。青青也很喜欢这个语文老师, 因为她就像姐姐一样,是除了爷爷之外,对她最关怀的一个,尽管才熟悉不久,但是关系好得俨然一对姐妹。

我十分清楚,丽娜更是在青青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响,她想尽最大努力扶助青青。

你见过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,过得有多艰辛

有一次,我们周末一起往当地赶集,丽娜买了一双漂亮的儿童凉鞋,一看尺码,我就知道,肯定是送给青青的。

但是她拿给青青的时候,青青却无论如何都不情愿换上,她觉得太宝贵,只有穿别人送给自己的旧鞋时,才没有心理压力。

最终,丽娜把新鞋送给了另外一个女孩,换来女孩的两双旧凉鞋,青青这才欢快地穿上了。

脚上原本那双破得几乎看不出样子的白色运动鞋,她执意要再带回家,并在后来的一次作文中,写了关于自己脚上那双运动鞋的故事。

原来,那是她爷爷曾经给她买的。

为了买那双鞋,爷爷攒了很久的钱,有卖破烂的收进,还有卖蔬菜的收进。

爷爷经常起早贪黑地卖菜,有时是赶集卖,有时是往城里,走街串巷卖,经常是和最早的一抹亮光出发,卖到夜幕降临,再和唤唤的北风一起回家。

那天,爷爷早早起来,和等在门口的青青一起,带着前一天晚上就整理好的蔬菜,赶集往卖。

他们企图早点卖完,就可以给青青挑双新运动鞋了。

那时还是冬末春初,爷孙俩顶着冷风,守着面前的一堆蔬菜,大声喊卖着。

你见过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,过得有多艰辛

临近中午的时候,还没卖出往多少,眼看着集上的人越来越少,爷爷还以为又要把菜扛回家了,不料,一个高个头男人走到摊位面前,提出要买走剩下的所有蔬菜。

青青和爷爷兴奋极了,这种好心人,他们以前也多次碰到过,所以,爷爷为了表达自己的感谢,还特意便宜了一些。

称完之后,那个人给了爷爷一张50元的纸币,可那些菠菜才不到10元,爷爷就小心翼翼地拿出心口包着的“存款”,给那个人找了回往。

就在爷俩欢欢喜喜地拿着钱往买鞋子时,正要付款,鞋店老板娘摸了一下那张50元纸币,就大喊一声:

“大爷,你收到假钱了!”

这一喊,把青青和爷爷的魂都喊没了,她爷爷呆住了。

那个老板娘经常见到他们在集市上卖菜,熟悉他们,知道他们非常不轻易,立刻自顾自地大骂起来:

“这是哪个坏良心的崽子,专挑苦人家坑,让我知道了非扒烂他的脸不可!”

话没说完,老板就赶紧问青青和爷爷,还记不记得给钱的人长啥样,青青牵强说出了几个特征,但是,又不知道名字,哪有那么轻易找到?

老板两口子常年做生意,对周边的人都很熟,但也没猜出到底是谁。

老板娘抚慰了青青爷俩一番,和青青的爷爷意思性地要了5块钱,就把运动鞋塞青青手里了。

假钱的事,被爷爷念叨了很久,他把那张假钱放在一个透明塑料袋里,一闲下来就拿起来仔细审视。

青青知道,爷爷是在记住假钱的样子,免得以后再食同样的亏。

丽娜本来就多愁善感,看到青青写的这篇作文时,又一次哭得眼睛红红的。

我发现,青青从来不午睡,每次其他学生午睡之后,我们这几个老师,不是在忙着收拾他们食完饭的碗筷,就是在批改作业,或者预备下午的课。

青青就总是凑在丽娜旁边,一会帮她递个东西,一会帮她倒点水。

实在没事干的时候,她就拿本书,坐在那清静地看。

中间有一个多星期,丽娜因为有事,回自己家了,她临走时告诉青青,要好好听课,等到补习班结束,会送给她一个惊喜。

担任语文课的,在那几天换成了另一个男生,也是我们的大学同学,但他比较懒散,基本上都是按教材读,讲的课远没有那个女老师出色。

青青又回到了我的班里,因为我班里的,大多是她熟悉的老同学。

我发现,每到课下,青青就会趴在桌上写着什么,看我总关注着她,有次她就在课下神异地告诉我,她在给语文老师丽娜写信,天天好几封。

丽娜回往后,青青的情绪明显兴奋了起来,一见面就迫不及待地把那些信送给她。

晚上,我这个女同学拆开一封封信,一会哭一会笑,我们凑过往一看,心里五味杂陈。

原来青青只当语文老师回家只是托词,还以为她再也不会回往教课了,但其他老师都说过她会回来,所以,青青心里既期盼又焦虑,还不敢表现出来。

在大人的一句话就可能占据整个内心的孩童时代,青青的担忧无可厚非。

那些信,被丽娜压在一摞崭新的作文书下,那些作文书,是她回往前,特意从书店买的,我们当时也都是穷大学生,看得出来,她买那些作文书,肯定又要节约一年半载的生活费。

受到青青写信的启发,回往后的每一个晚上,丽娜都会在睡前制造一张硬纸卡,上面写着对青青的鼓励,分别夹在每本书中。

她俩那份双向奔赴的美好,似乎让人眼前溢满了幸福和期看。

然而,生活总会不按预期发展。

青青的爷爷,不知道从补习班里哪个老师说起,县城里有很多旧书店,里面的书都是按斤卖的,一本书几毛钱就能买到。

爷爷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青青后,第二天一大早,就骑着那辆破旧的脚蹬三轮车,出发往县城了,上面还拉满了他自己种的蔬菜。

可能那一整天,青青心里都满怀期待,但等到天快黑了,也没见爷爷的影子。

青青一个人往接爷爷,快出村的时候,还碰见村里的几个人,那些人听说她往接爷爷,还以为她爷爷是往下地干活了,就没多想。

不料,她这一接,再也没回来。

等到半夜的时候,爷爷才回到家,好心人送他回往的,他的三轮车在半路上没气了,推了很久才到一个村庄,有人借给他打气筒,发现打不进往,再一看,是胎破了,那人还帮他修了轮胎,眼看都晚上了,一问他家还有很远,又开着面包车把他送回了家。

到家后的爷爷没见到青青,还以为她往邻居家玩了,四处往问,都没找到。

邻居们都开始帮忙找,几个碰见过青青的村民才说傍晚见到青青,她说要往接爷爷。

一伙人都出村往找,夜空中飘着大家的唤喊声,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。

一直到几个小时后,跟随人们出来的几只青青收养的流浪狗,一直对着一片田地喊,众人才发现,青青坠落在了邻村田里的一个水井里,看起来她是想抄近路,但是不熟悉地里的情状。

有人报了警,并七手八脚把她打探上来,却发现已没了唤吸,那些被喊做“勇气”和“大胆”的狗狗们,转着圈吠个不停。

青青的爷爷知道消息后,一下子瘫倒在地上,话都说不出来,用手指着三轮车上的那堆旧书,喉咙里发出模糊的“呜呜”声。

我们几个食住都在补习班那边,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个消息,是丽娜第一个发现的, 不管青青在谁班里,我们点名的时候都会算上她。

当时丽娜没等点名,就一眼瞥见教室里没有青青的影子,她一问,有个男孩子漫不经心地回了一句:

“青青没了!”

没等她反应过来,这个“没了”是什么意思,那男孩又加了一句:

“掉井里淹死了!”

这话如同晴天霹雳。

放学的时候,我一回宿舍,就发现丽娜已经在那里掉泪了,面前是她买给青青的那堆作文书,她的眼睛已经肿了,我推测,她应该是当天下午没上成课。

看到我之后,她在那里喃喃自语:

“我是企图补习完,把这当奖品送给她的,要是一带回来就给她,她有书看了,可能也不会让爷爷往买书了,也就不会发生这事了,我好难受……”

一直到补习结束,她的状态就没再好过。

听说青青的爷爷把买回往的作文书,全都烧掉了,边烧边说:

“乖孩子,以后也不用跟着爷爷受罪了,下一辈子,往个有爹妈疼的人家。”

而我那个女同学丽娜买的十几本,在她的默许下,被其他语文老师当作奖品,发给了其他小学生。

不知道这件事,对丽娜的影响,究竟有多大,她本来品学兼优,回往之后,直到毕业,成果刷刷下滑,整个人天天无精打摘,似乎对什么都没了热情。

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,她总是无缘无故地哭抽泣,后来被家人接走,申请了延期答辩,听说被诊断出抑郁症,幸亏恢复得还行,第二年跟着下一届学生答辩通过。

那几个曾一起往补习班工作的同学说,感觉青青的事件,对她打击太大,她曾以为,自己从泥潭中走出来过,可以扶助青青更快地脱离泥潭,不承想,青青连泥潭之外的世界,都没来得及看一眼。

社会底层的人,光是生存,就可能耗尽了所有的力气。

我始终记得自己在小时候的生活情景,那时候的农村,又穷又苦,直到小学快毕业,我才知道香油是什么味道,直到初中,我才第一次食到炒的菜,永远无法忘记,我食的第一口炒菜,是我哥做的炒辣椒,只是放几滴油和一点盐,就觉得是世间最好的美味。

但身边又有无数人,过得更加艰辛,他们可能没有体会过父爱母爱,可能身体从出生就不健康,可能用尽能想到的所有 *** ,都无法完成学业。

哪怕是在当今时期,社会发展如此迅速,依然有大量的底层人民,生活在水深火热中,他们不是不努力,而是没有可以努力的方向,或者付出了百分的努力,都不及更高层次的人,稍微努力个一分两分,取得的成果显著。

这个世界的很多艰难,都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。

0
回帖

你见过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,过得有多艰辛 期待您的回复!

取消